2021年12月18日,第16届新建筑论坛于18luck新利电竞
梧桐语问学中心明德报告厅顺利召开。论坛以“设计研究:实践与传授”为主题,邀请了众多重量级建筑师、专家学者相聚武汉,探讨担负着设计实践和研究教学双重任务的建筑工作者,是如何对建筑知识与文化进行传承、创造和传播的。论坛由18luck新利电竞
、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主办,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新建筑杂志社联合承办。
论坛开幕式由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新建筑》杂志主编李晓峰教授主持。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及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桂学文先生、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剑华女士、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黄亚平教授依次为论坛致开幕辞。
论坛为期一天,分为上午、下午两个单元。上午单元的报告先后由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汪原教授和刘剀教授主持,下午单元先后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海清教授和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谭刚毅教授主持。上午单元的4位演讲嘉宾与3位对谈嘉宾围绕设计实践的方式、材料在地性探索、传统建筑材料与新技术的结合、机械时代的数字化设计与建筑、信息时代的建筑学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生动地展现了当代建筑设计中实践项目与教学研究的有机结合,为观众们带去了对于建筑学设计和研究的新思考。
▲会场剪影
▲ 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新建筑》杂志主编李晓峰教授主持开幕式
在开幕词中,李晓峰教授阐释了本次论坛主题“设计研究:实践与传授”的内涵:本次的讲演嘉宾“既是耕耘于实践领域的建筑师,也是任职于学术组织和高教系统的重要学者,还是活跃在社会平台的行业专家。多重的身份,特殊的位置……他们致力于建筑文化的传承、创造和传播,是当代人居环境建设及学科发展的参与者和引领者,也是建筑思想和知识系统的建构者和传授者。”第16届新建筑论坛有幸邀请到许多这样业界和学界的领军人物,请他们分享跨界实践和教学的特殊感悟。
▲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桂学文先生致辞
▲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黄亚平教授致辞
在致辞环节,桂学文先生代表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表示这样的研讨交流一定会极强的扩展广大建筑学学者、专家、学生的思考和眼界。杨剑华女士代表中南设计院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她认为本次论坛主题高度概括了建筑行业发展的现在和未来,是建筑学界的一场学术盛宴。黄亚平教授代表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对莅临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及衷心感谢,强调无论是学院还是新建筑杂志社的发展都离不开学界的支持,并希望本次论坛能碰撞更多的思想和火花。
▲上午单元上半场由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新建筑》杂志副主编汪原教授主持
韩冬青|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冬青教授的演讲以《设计实践作为知识探求的一种载体》为题,以南京老城南小西湖街区保护和再生项目教学实践为例,介绍了建筑教育者沟通业界和学界的重要作用。在南小西湖街区微更新的教学中,他带领学生在该地块进行了六年多的调查、研究和实践。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价值但却不具备良好物质条件的生活型街区里,东南大学团队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和社区及政府深度沟通,设计了“335”行动计划(即3个层面、3条主线、5方平台),探索了以过程为主、“小尺度渐进式”的城市微更新设计模式。
▲ 韩教授向观众介绍可持续性历史地段保护与再生体系
在小西湖街区实验性项目得到广泛关注后,东南大学的团队继续进行着该历史风貌区规划设计的相关工作,并对该历史地段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可持续性保护设计:1.动态规划的管控引导;2.历史场所的再现;3.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4.原住居民的生活改善;5.鼓励自主更新的政策。最后,韩教授基于自己的工作体会提出:“对于建筑设计方向,不存在纯粹的科学研究,也不存在纯粹的没有研究的设计实践,关键是这两者之间如何做到互通。”
李保峰|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新建筑杂志社社长
通过宣恩扶贫低碳建造实践案例,李保峰教授诠释了对教学研究和设计实践相互促进的体会。他用自己毕业那年的大学毕业照做引,强调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建筑师都要“接受在一个有差别和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工作和迎接挑战。”在湖北恩施彭家寨的实践中,李教授的团队为了减少对自然的扰动,从材料入手,从建筑全周期角度考虑材料的低碳环保特性,使用全自然的木材作为建构材料。在彭家寨规划中,摩霄楼作为一个制高点俯瞰整个山谷和村落,是项目中极具特点的地标性塔楼建筑,并引导人们从文化人类学视角认识当地在传统盐道中的作用。李教授基于土家族人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将彭家寨游客中心形态设计的浪漫洒脱。他又从结构搭接入手,使用数字技术,将建筑设计、施工和建造有机高效率地结合在一起,用当代木结构展示时代精神和场所精神,传承和发扬了土家族人敬畏自然的价值观和因地制宜的创造智慧。
▲上午会议下半场由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剀教授主持
张利|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世界建筑》主编
张利院长演讲的主题目是《城市人因》,他借此介绍了如何在冬运会的实践项目里贯彻身体体验空间和感知的研究型设计。他以冬奥会滑雪台、跳台、赛道的设计为例,讲述如何从“超人”的极限运动状态出发,把场馆设计过渡为常人所用。这包括种种巧夺天工的巧思:利用步行桥联系冬奥会的各个场馆;滑雪台方向设计转20度以获取观得长城的视觉效果;滑雪道利用连续的曲边来抗风并营造环绕式的体验;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测量人体的空间感知范围,量化人体体验,等等。张院长的首钢滑雪大跳台设计位于城市广场的内部,为这一片工业遗址注入了新活力。整个设计尊重原有遗产文脉,保持地面肌理不变,并通过智能技术的手段,从人的角度探知空间需求的信息。最后张院长总结了自己基于人因工程学研究对城市的思考和探索。
袁烽|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通过具身性研究与设计的话题,袁烽教授对数字化时代的建筑建造、设计、教学进行了介绍和展望。他结合近期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主题进行了阐释:①“协作实验室”,即基于过程的具身研究。袁教授认为实验室生活是一个重要的实证研究过程,并介绍了带领学生对桥进行数字化设计和搭建的经历。②“混合智能”,即网络化著作权。他提倡为全球有志于数字化设计的建筑师提供创造知识的工作营,引导更多的人探索物质创造的可能性。③“物质建构”。在建造技术中鼓励人和机器共同协作,并进一步利用机器工具协助营造活动。④“实验室中的生活”,即从实践到研究型实践。他表示研究要尊重个体和原创性,理解技术的具身性过程。最后袁教授带领观众反思物质智能的本质,呼吁让新工具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的机遇。
▲袁教授为观众介绍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教学实践
对谈研讨环节由汪原教授和刘剀教授主持,由桂学文建筑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周凌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海清教授与演讲的四位嘉宾交流。三位对谈嘉宾根据演讲者们的主题,联系自身思考依次进行了总结和点评。
▲对谈研讨现场
桂学文建筑师表示韩冬青教授用一个旧城改造的项目引出社会话题,基于社会学的角度,带领学生达到以人为本的改造过程。他认为李保峰教授在变化发展的时代下,因地制宜所做出的谦和建造深化了建筑学内涵;而张利教授则结合国际性,在满足赛事技术标准的同时统筹了人因工程学。桂学文建筑师表示袁烽教授的人机协同建造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扩展了建筑学的边界。最后他总结到,以人为本是建筑学的本源定义,产学研一体才能够让城市和生活更加美好。
周凌教授认为本次论坛对中国建筑创作很有意义,是学术界的创新。他在韩冬青教授的演讲中看到了多元主体参与更新的管控方法与探索;在李保峰教授的实践里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穿斗文化的系统实践;在张利教授的冬奥会路径计算中了解了精确计算达到精确设计的过程;在袁烽教授的实践中感受机械与数字实践。最后他表示建筑生产过程很重要,应当把设计等同于科研;对工程实践和教学研究进行创新式的综合发展。
李海清教授的总结更偏重演讲嘉宾的实践。从知识的产生到传播的角度,他期待韩冬青教授更多的展示学生参与旧城改造的过程。他赞扬李保峰教授对鄂西地区建筑的思考,并提出现代木构和地方性知识的关系的问题。他也期望张利教授更多分享冬奥赛场地平衡超人和常人的需求的思考。
李保峰教授回应李海清教授,表示目前传统木制构造因为材料限制只能支撑一定的尺度,但现时代的技术能实现更大跨度,而传统文化与现代技艺的平衡与融合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袁烽教授认为韩冬青教授的旧城改造教学研究、李保峰教授对材料在地性的探索、张利教授人因设计的巧思之间的共性就是长时间是实践探索。他提倡应关注时代,不为设计预设唯一的答案,坚持对新技术保持怀疑和开放的态度。
张利教授将冬奥会滑雪台和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进行了对比,介绍了两个项目如何综合联系“超人”与常人的关节、视域,生理与心理进行新设计。
韩冬青教授对研讨环节做了最后的总结。他认为大家的研究型设计实践都为专业领域积累了方法和技术,在方法和技术背后都有其强大理念。最后他分享了自己的工作体会,认为具有实践和教学双重身份的研究者,需要把实践中的问题转换成知识,把不同行业的语言相互转换,最终转换为专业的语言,促进建筑学的进一步发展。
在嘉宾们的热烈交流中,新建筑论坛在上午的单元圆满结束。
▲下午单元上半场由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谭刚毅教授主持
张伶伶|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天作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伶伶院长从区域建筑学的概念出发,指出区域建筑学的设计操作可以视为从“离散个体”发展到“区域整体”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核心方法则可概括为“视域放大”“结构优先”和“内外协同”3个核心阶段。基于此张院长以漫山艺术中心为例,通过基地解析、形态语言到结构表现以及协同作用等一些方式方法呈现出无尽的画卷,将当前建筑放大到一定的视域进行探索,指出了建筑需要主动寻求与区域的锚固关系,从而确立建筑在区域中的“位置”,共同塑造有机关联的整体空间;建筑学教育需要理论上的引导,也需要实践的锻炼,才能培养出具有全面执业能力的建筑师。
▲漫山艺术中心
魏春雨|湖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地方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魏春雨教授从地方建筑学的角度切入,讲述了复杂适应理论视角下的地方建筑创作方法研究。魏教授提出地方建筑(Site-Architecture)这一概念,即将目标作为一个等价的建筑学对象进行系统性研究,形成一个根植地方,当代性的、多维适应、面向未来的研究体系。魏教授介绍了地方建筑学的技术路线,从类型学起步走向形而上的一面,并讲述了他与他的工作室这十几年以来梳理出来的类型、原型、群构、地景、自治、图示的逻辑线。最后总结传统与当代并不互相对立,研究地方建筑学有助于建立一套空间意义清晰、场所意义明确、技术当代兼容的复合体系。
▲田汉文化园
李春舫|中南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教授级高工,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长
李春舫先生通过中国动漫博物馆、浙江萧山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随州南站、张家界西站、太原南站以及襄阳东站6个实践项目,讲述了在地设计的实际应用。起始他从什么是在地设计概念出发,通过场所逻辑、建构逻辑以及人文逻辑三个方面引出在地设计逻辑,通过6个实践项目进一步阐述设计实践中的在地性,详细讲述了是为特定地点设计的湖畔云朵形状的中国动漫博物馆从概念到生成的过程。最后以三年前汪原教授与自己对话内容作为在地设计实践内容的总结,无论什么设计,他都会针对当地地域文化和气候条件采用不用的手法来表现,尽管差异性很大,但每个设计都是在地性的体现。
在地设计逻辑
场所逻辑 对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周边环境的适应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在地点/在地段/在地域
建构逻辑 对本土建造的适应性
建筑技术/建筑材料/施工工艺
人文逻辑 对地域文化特色、传统精神及生活方式的体现
▲随州南站
▲下午单元下半场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海清教授主持
褚冬竹|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褚冬竹先生讲演围绕“吸收”、“释放”、“传承”徐徐展开,以日常见闻讲述吸收来自于知识、经验、实践三方面,以书籍《咫尺山林:角色层叠下的学习与践行》内容等讲述释放通过教学、研究、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以816军工陈列馆等实践项目与艺术品内涵讲述传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在锻造中变得更坚强。围绕会议主题褚冬竹先生提出当我们以不同的眼光去看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会变得不是你以为的样子,清水混凝土小建筑因其所处的环境带给自己感动;有些东西层叠在一起,不仅不会遮挡可能会产生新的东西,勃鲁盖尔、董其昌、长谷川等伯三位艺术家面对自然环境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特色;将层叠的东西放开也许前面是一览无余的美好的视野,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的期望。
▲816军工陈列馆
张鹏举|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
张鹏举教授从平实建造讲起,将设计分为生长于自然环境中和建成环境中两类。在自然环境中的设计需与环境相适应,在建成环境中的设计需与环境相适配。认为设计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逻辑图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设计逻辑之间需要相互自洽。“相适”的策略虽常并行却常有主次更有叠合,叠合次数越多,建筑越简明,越接近真实自然的状态,形态越平实。“自洽”的逻辑,各要素之间是相融一体的,相融后的策略往往被凝缩成一种简约的存在,指向形态的简明和平实。最后总结“相适—生成”是设计的一种基础策略,“自洽—生成”是设计的一种基本逻辑,“平实”或许就是“从相适到自洽”的一种自然呈现。
▲多伦生态基地青少年科普馆
下午参与沙龙的对谈研讨嘉宾有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华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史永高教授、北京建筑大学丁光辉副教授、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高安亭以及五位演讲嘉宾。
▲主题沙龙现场
李华教授认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具有历史性,它是当代建筑师自觉寻找与创造的结果,是时代寻找自我语言的表达方式。
史永高教授表示对于在地性的强调,会出现针对场地本身的设计,从而每个设计都将具有创新性。
丁光辉副教授认为设计生产方式已发生转变,由单一大师培养逐渐转化为集体创作,从追求建筑造型转变为重视设计过程。
高安亭先生表示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无论是图示语言又或是类型学,学是基础,忘是关键。
张鹏举教授表示设计的自洽包含理性逻辑与感性逻辑;理性逻辑是必然导出的结果,是感性逻辑的基础框架;理性逻辑与感性逻辑两者是同时发生的。
魏春雨教授表示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是显性的,可梳理清晰的;图示语言则更偏隐性。类型学与图示语言之间并非线性关系,二者相互交织。
张伶伶教授认为理论研究能带动社会的发展,好的理论应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并回馈社会;高校教育要引领前进,高于社会。
褚冬竹教授认为学校需帮助学生建立设计思维,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设计单位则需从内部打破原有设计规则,从而产生“新生命”。
李春舫先生表示和老师们的交流更像是强力补钙,现如今应注重给年轻人传授技巧与经验。
谭刚毅教授总结时讲到设计要从理论中来,能走到实践中去;要用好的态度、技术、工具完成知识的建构,从而丰富知识系统。
在下午的对谈研讨结束后,《新建筑》杂志主编李晓峰教授在闭幕式上作了本次论坛的总结发言,感谢各位嘉宾莅临论坛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思考,感谢线上、线下数千听众的参与,感谢各组织单位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设计研究:实践与传授”是当代人居环境建设及学科发展、建筑思想和知识体系传授的重要环节,新建筑论坛将持续关注这个议题,推动各界的交流与合作。伴随着热烈的鼓掌声,2021年第16届新建筑论坛就此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