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论建 • 高峰会讲” 在18luck新利电竞 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15日      浏览次数:
导语:2021年12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教授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彤教授应邀赴18luck新利电竞 ,做客第二期“华中论建 • 高峰会讲” ,与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与《新建筑》主编李晓峰教授、学院副院长谭刚毅教授,以及华中地区高校建筑学专业师生就“学科”“教育”“设计”“执业”等话题进行了一场极具深度与广度的学术交流。

图片

“华中论建·高峰会讲 ”是 “新建筑·大家讲会 ”的品牌系列活动,由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新建筑》主编李晓峰教授策划并主持,除邀约知名学者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之外,还将以对谈形式,对  “学科 ” “教育 ” “设计 ” “执业 ” 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2021年12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教授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彤教授应邀赴18luck新利电竞 ,做客第二期“华中论建 • 高峰会讲” ,与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与《新建筑》主编李晓峰教授、学院副院长谭刚毅教授,以及华中地区高校建筑学专业师生就“学科”“教育”“设计”“执业”等话题进行了一场极具深度与广度的学术交流。

 

李晓峰教授首先为观众阐述了“华中论建”的由来:有感于中国古老而特殊的讲会制,新建筑期望搭建类似鹅湖会讲的交流平台。新建筑“大家讲会”已成功举办80余场次,并从2019年特别推出了“华中论建 • 高峰会讲” 。今年第二届“华中论建”,有幸请到了庄教授和张教授两位重量级特邀嘉宾。 

图片

 特邀嘉宾:庄惟敏教授(左二) 张彤教授(右二)

嘉宾:谭刚毅教授(右一)

学术主持:李晓峰教授(左一)

时间:2021年12月14日,14:00—17:00

地点: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00报告厅

 

讲座一:设计定义 未来

图片

庄惟敏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庄惟敏教授以建筑与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作引,通过重新阐述设计理念,对“前策划-后评估”核心设计理念进行多角度的深入解读,从而定义了适合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建筑运动

图片

 

学科背景回顾

讲座伊始,庄教授简要回顾了从文艺复兴,到1999年《北京宪章》,再到今天 “人本主义”思想驱动的建筑设计,带领观众思考了设计如何回应建筑与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图片

 

当下建筑思考

庄教授从高速城镇化以及新冠疫情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入手,提到许多建筑被用来实现个人追求,其照顾社会、环境和人居空间的意义却逐步丧失。他总结出中国当下建筑实践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抛出疑问:怎样的建筑算是好的建筑?对此,他回应:“功能属性是建筑底线,艺术属性是加成——建筑必须是好用的艺术品。”

 

前策划-后评估

 

在反思中国当代建设存在的问题之后,庄惟敏教授着重分析了建筑前策划-后评估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他强调经济合理的做高质量建设是当下国内发展目标,而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估数据库的建立是作为国家战略策略的基础储备。以此为背景,庄教授详细介绍了“前策划-后评估”、“智慧设计定义未来”的核心理念。

图片

“前策划-后评估”源自美国建筑学者William Peña, Steven Parshall所著《Problem Seeking》(《问题探查》)一书,强调设计中“发现所有问题-解决核心问题-综合考虑整体”的思维架构,认为专家只有在建筑案中找到最核心的问题并将其解决,才能够得到好的设计。

图片

 

庄教授谈到“用分析的方式解决问题”“前策划-后评估”体系的核心内涵。在设计中,这包括一整套方案:空间策划技术、任务书评价、多因子变量分析、空间层次分析、模糊偏好决策等分析步骤等。这样的系统分析将最终建立起周密的设计闭环的流程。庄教授期望该体系在未来能够成为建筑“白皮书”引导建筑师关照设计准则,承担社会责任 

 教授总结道:建筑本身不需要高投入,但要以环境为底线,守住设计逻辑,辅助理性设计,为成果带来无限创意

 
图片
 
图片

建成项目介绍

 项目一:国家植物博物馆

 

“水利万物而不争”,引入水滴的概念,因地就势,使其在场地中流动、蔓延,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图片

 

 

项目二: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景观入口 

采用立体式接驳体系(立体廊桥)疏解交通,分散人流。师法自然,打造地景建筑,融入九寨沟天堂的山水胜景,取意人文,汲取地方特色,体现川藏特色的文化底蕴。

 
 

讲座二:生息营造 - 自然生境和活态传统中的建筑教育-

图片

张彤教授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讲座开始,张彤教授对讲座标题进行了讲解,表示题目出自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近十几年来的“生息营造”教学实践。这一教学实践通过把学生带回乡间田头,引导他们直接面对当下乡村的问题,认识和理解几百年存续在乡村中的营造智慧。讲座分为自然生境/风土生息,原生材料/当地工艺,自组织更新/可持续发展,在地实践/国际视野,社区复兴/乡村再造五个部分,阐述了“生息营造”中,师生如何开展在地实践,通过调查、记录和实地建造,触摸土地与材料,发掘整理在地技艺,体会建造与场所、风土及人的关联。讲座促进观众思考如何在当代全球视角中重新认识乡村,如何通过建造来重构人与土地、生产与生息、建造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自然生境/风土生息

张教授首先提出,中国人对于自然的认识和理解起源于天地之间、时节之序当中。中国传统的“家”思想,强调农事与时节、地脉以及作物的生息规律相适宜。他从“时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则出发,强调师生在乡村的工作,不仅需要关注房屋和建造技术,也需要关注其中蕴含的系统运作。张教授介绍道,“生息营造”教学环节强调以最朴素的认知去认知,要求学生徒手描画乡村的手工匠作。他介绍了2015年在研究生“实验设计”课程中,师生以动态的视角看待自然作物、乡村环境、人工基础设施组成的复杂系统,关注时间和空间编码当中的网络系统。师生们在临安双庙村参与田头劳作,在12天搭建起22个鸭寮,实现了稻鸭共养的自然共生农作。

 

 

原生材料/乡土技艺

在乡土技艺的专题中,张教授表示乡土材料与自然生息休戚与共。乡土建筑不同于神庙与教堂,其建造的生命契合自然的生息。乡土建造在承载了当地文化传统的同时,积累了精湛的工匠技艺,体现了乡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其材料和技艺以代代相传的方式,构成了建筑本身与地方文化。张教授以研究生实验课程“两河口:土家盐道古村的再生”为例,展示了乡村建造中“以土筑墙,以木盖屋”的营建过程。这一课程中,同学们通过接触土地和建造材料,理解了建造的场景以及人与地方风土环境的关联,认识了乡土建筑面对多种功能和复杂地形的灵活性、可变性和适应性。这种再生能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跟西方的遗产保护不同的思考路径。

 

 自组织更新/可持续发展

 图片

 

在可持续发展专题中,张教授开篇引用了Howard Davis的论述:“乡村聚落结构的本质特征是自组织性,系统在内在结构/机制作用自我组织与完善,并自我实现从混沌到有序。”张教授介绍到,一个健康有序的乡土建筑文化是可以自我适应及改变的,它具备从历史中获取经验的能力,具有在其正常运作之下包容创新的能力,是一个动态的网络,具有弹性与容纳性。他介绍了课题“际村的基底”如何通过理解与梳理际村自然形式中的自组织模式,来更科学的进行后期规划设计的数据分析和运算优化。

 

 

在地实践/国际视野

图片

 

在“在地实践/国际视野”专题中,张教授提出在地实践是教学实践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以两河口村威尼斯双年展为例,介绍了“生息营造”如何面对国际观众,表现师生走进乡村的田野调查、实地测绘实物对象、探究乡土材料的材性和构造、推动设计落地和实地建造,最后通过体验式操作进行社会性反思。这种基于在地性的实物建造可引发建筑学教学的多维延展,为在地实践构建国际化的教研和展示交流平台

 

 

社区复兴/乡村复兴

图片

 

  

在最后社区复兴的专题中,张教授提醒同学们作为专业实践者,需要撇除他者的隔离,通过身体力行的在地实践,认识和理解乡村社会问题与需要,以专业所学服务当地。他鼓励同学们在与当地村民的共同实践中,真正地去认识到一个乡村社会的问题是什么,需求是什么;真正需要的是哪些人,是什么样的设施与场所。他提出在现当代城镇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到乡村社会中包含的本土的建造智慧和技艺的价值是什么。他希望通过诸如“生息营造”的教学与实践,去重新发掘这些价值,为乡村的文化传输、为建筑学的教育开拓新的视野和路径

 

 

嘉宾对谈

讲演环节结束后,庄惟敏院士、张彤教授与李晓峰教授、谭刚毅教授及现场师生就“学科-教育-职业,从梁思成、杨廷宝诞辰120周年纪念”为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图片

 

 话题一:两位特邀嘉宾可否谈谈杨廷宝、梁思成两位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学科教育方面的特别贡献? 

 庄惟敏:我和张彤院长都是两位前辈所在学校的学生,但遗憾都没能见过两位先生本人。对建筑系的学生这种遗憾是很大的。我举一个例子,说明为什么先生面对面的传授那么重要。关肇邺院士当时在北大,关先生听梁先生的报告,被梁先生讲述的传统建筑中的人文智慧打动,毅然决然地转到了清华建筑学,可见梁先生作为教育家言传身教与自身魅力所在。建筑学是一种可以传承、可以感染、可以让受众倾心向往的教育。梁先生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作为这种教育家的影响。 

张彤:建筑学的载体是人,建筑学院教育最有价值的是“Studio Art”,其最核心的部分是师生之间的无缝连接。老师和学生之间是直接的个性感染,以技艺的传授、面对面的接触,区别于其他专业。你花最多的时间和老师在一起,这是建筑学科性格的塑造。东南大学一直以来务实、实作的学科性格,非常大程度上受杨先生品格的影响。这些影响无形中塑造了学生一种“血缘”的联结,是其他专业不太容易获得的价值。我想这是两位先生对中国建筑学体系内在最大的贡献。他们开创了中国的建筑学科、建筑教育的性格、路径和范式。

 

 

话题二:对梁先生和杨先生的纪念活动对21世纪我们这个时代有哪些特殊的意义? 

庄惟敏:我和张院长在《建筑学报》中都发表了文章。在清华的展览“栋梁”里,可以看出梁先生对于在我们国家建设一个新学科的家国情怀,从他《图像中国建筑史》里可以感受到他那份情感,是在用心把中国建筑传达给世界和后人。比例是梁先生研究传统建筑的一大贡献。刚才张院长讲到,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有建筑学内核部分更深远的、更深层次的、本源的东西。

  

张彤:这种纪念活动使我们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梁启超当时寄给梁先生一本《营造法式》,鼓励他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建筑体系,这体现出一种抱负,有学问、有理论、有学理包含在其中。杨先生最初从古典主义,到对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以及现代作品的呈现,在当时都是国际顶尖水平。通过对先辈的学习,我也对于如何建立世界一流学科、应该有什么样的抱负、用什么样的行动和气度,有了新的思考。

 

谭刚毅:梁先生和杨先生不仅仅是学科创始人,还有家国情怀,刚刚谈到的体现出了师者的魅力,以及学科的魅力。

 

话题三:这上升到国家层面、文化层面的思考。请两位嘉宾介绍建筑学教育中,如何融入和发扬文化认识的基础? 

庄惟敏:这个非常重要。对建筑学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思考未来选择定位,去想自己未来的生活以什么作为锚点,对学科有更深刻的理解。学建筑是一生的财富,有艺术的造诣,都对人生的发展以及对实践的热爱,这是其他专业难以比拟的。

 

张彤:每个实践项目都是一次冒险的开启和经历,开启对一个文化,以及那个地域历史的探险,是一种经验的积淀,这也是区别与其他专业的。 

 

  题四 :在当代如何看待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三个学科之间的关系?

 

庄惟敏:2011年前我们还叫大建筑学。2011年以后各自分成一级学科,可以理解是学术资源再分配。以前的规划偏设计,而现在过渡到地理、空间和资源分析。这是学科的进步,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内统合。另一个想法是,未来也有可能合并成大设计类科学,视野比以前更宽。

 

张彤:这是学科发展的需要,边界都在不断变化。但分开并不意味着隔离,而是深度和边界更加清晰,更直指整体统合的大设计方法,这正是Architecture的意义,符合梁先生的“体形·环境”的思考。

 

 

话题五:今天两位的讲座都谈到了营造。当代的新技术对建筑学本体有怎样的影响,对学科发展和规划有什么指引?

 

庄惟敏:具体到课程要求,要明确我们到底要教同学们什么,我们的底线在那里。为什么一、二年级不让用电脑。设计的底限是功能好用,用最少的钱建最好的房子。对空间来搭建的把握,眼、手、脑联动,是设计师的基本功。这要求徒手绘制,以及建构逻辑的培养,要用笔去体验空间。

 

张彤:王澍在一次讲座中提到“怎么画怎么思考”,而不是“怎么思考怎么画”。人因工程联动机理就在设计学科,最重要的是手、眼、脑并用,让思想精神滋养自己,区别与其他专业。重要的是设计的进程,而不是结果。从最传统的工匠技艺到大木匠,物质性是建筑学科非常关键的部分。

  

话题六:讨论完严肃的问题,让我们活跃一下气氛。两位嘉宾如何评价对方院校的建筑学专业?

 

庄惟敏:刚经历了第五轮学科评估,刚刚也讲到建筑学的内核和边界。东南大学在建筑学层面对自己的内核和边界有精准的把握,与西方建筑教育体系有紧密的联结,培养了学生非常强的空间能力,让学生对中国传统空间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个人以为,可以更多思考对于宏观学科的整体把握,更加明确自己的优势体系。

 

张彤:清华大学一直以来是以天下为抱负,这样的担当和榜样的位置很值得我们学习。这么多年东南大学也在精进空间教学体系、教学队伍和概念方法,努力精进解决建筑问题的操作技能,但也应更多培养学生视野的方面。当然,技能和视野,二者都是缺一不可的。

 

 

 

交流合影

对谈话题结束后,嘉宾还同现场师生互动交流。对于同学们的热情提问,庄教授、张彤教授都悉心做出解答,现场师生收获良多。最后,李晓峰教授代表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新建筑杂志社,向庄院士、张院长赠予“华中论建 • 高峰会讲”纪念品及《新建筑》杂志,二位嘉宾与在场师生合影留念。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