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亚洲干欄木构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生”学术研讨会在李保峰教授设计的新型木构报告厅举行。海内外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汇聚一堂,贡献了十场精彩报告。
上午场的主旨报告,由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保峰教授主持。首先,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以《历史建成环境再生的理念与途径》为题,指出历史环境再生是一个复杂的再造过程,需要恰当处理新旧关系,以及存量与增量的关系,也就是保存、修复、翻建、加建和新建之间的比例权衡。对于建成遗产保护,应“整旧如故”;对于历史环境再生,宜“与古为新”,也即新旧共生,和而不同。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前任文化事务专员Richard A. ENGELHARDT以《从亚洲本土遗产保护汲取可持续发展经验》为题,提出亚洲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呈现出从纪念碑式保护到活态的社区遗产保护,以及传统技术与当代技术结合的保护方式。之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教授以《区域移民史背景下的城乡遗产保护与发展》为题,指出穿斗式/干欄式民居拥有深厚的江南文化根基,但其基本构架是千余年来无数次北人南迁过程中逐渐定型的,这种广泛分布的传统民居的演化过程本身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空间格局的有利见证,并从宏观角度提出整合“穿斗式民居之弧”的概念。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陈薇教授以《早熟榫卯的意义》为题,指出中国建筑木结构之所以成华夏建筑的主流,是在新石器时代的发端,并在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竞争和社会意识发达等前提下,于一种渐进过程中先民及社会上层对当时先进技术和社会仪式选择的结果。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彤教授以《干欄木构建筑的自适应与拓朴再生,以宣恩两河口老街为例》为题,指出干欄木构是一种与亚洲照叶林带温湿气候、稻作经济及席居生活相适配的建造文化系统。构件加工和建造工法体现出高度成熟的体系化和装配化,使其得以超越一时一地的需求和条件,显现出可变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在时间进程和时代更替中,干欄木构建筑遗产不再固求由砖石建筑定义的原真性标准,体现出一种自适应、拓扑再生的活态更新机制。最后,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新建筑》主编李晓峰教授以《文野耕耘:武陵干欄研究40年回眸》为题,从“发端与深耕”、“承继与拓展”、 “提升与多元”、“延伸与愿景”四个部分,回顾了武陵干欄研究的开创先驱张良皋教授从兴趣发端到构建学术体系,及华中大团队近年来的研究历程,并提出未来拟以干欄文化、干欄建造、干欄聚落、干欄遗产四个板块展开研究,实现建立武陵干欄研究的史学体系、建造体系、生活适应机制与遗产价值体系的研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