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规学院青年讲会005期 || “从现实问题到科学问题:对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的一点思考和建议”主题分享会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16日      浏览次数:
导语:2021年11月11日晚,由湖北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训基地、18luck新利电竞 建规学院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新建筑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5期青年讲会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民族特色村镇研究中心举行,本期的主题为“从现实问题到科学问题——对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本次青年讲会秉持跨学校、多学科的交流背景,邀请了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规划系博士研究生朱雷洲作为分享嘉宾,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规划系乔杰老师作为对谈嘉宾,并由中心博士生李振宇担任主持人。
图片

青年讲会005期

建规学院丨“从现实问题到科学问题——对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的一点思考和建议”主题分享会

 
 
 

前言

 2021年11月11日晚,由湖北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训基地、18luck新利电竞 建规学院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新建筑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5期青年讲会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民族特色村镇研究中心举行,本期的主题为“从现实问题到科学问题——对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本次青年讲会秉持跨学校、多学科的交流背景,邀请了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规划系博士研究生朱雷洲作为分享嘉宾,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规划系乔杰老师作为对谈嘉宾,并由中心博士生李振宇担任主持人。

 
图片

青年讲会主持人  李振宇博士

 

图片
图片
 

青年讲会现场

 
 
 

从现实问题到科学问题

对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图片

朱雷洲

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城乡规划系   博士研究生

 

     在主持人简短的开场白之后,朱雷洲博士开始了自己关于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思考的分享。

1 研究生阶段的普遍困惑

     首先,朱博士向我们分享了他在研究生求学期间的亲身经历感受,将他自己和身边的广大研究生群体分为“积极型”、“中庸型”、“躺平型”三类,并从中总结出不论是哪一类型的同学,在研究生阶段学术论文写作的时候都面临着一个普遍的共性的困惑,即”怎样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以及提出问题后怎样开展研究”。

图片
 

朱雷洲博士作主题分享

 

2 从现实问题到关键问题

 之后,朱博士又向我们分享了知识生产过程中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并相应地将我们进行学术研究论文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分成“现实问题、学科问题、关键问题”三类。“现实问题”是指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包括不满的现象、争议的焦点、目前未涉及的领域等。“学科问题”是指上述的现实问题在相关学科中具体如何体现,并有可能通过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而“关键问题”是指找寻学科问题中当前亟需突破、解决或者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瓶颈问题。朱博士从“西十二为什么容易迷路”、“光谷转盘地标好不好看”、“元宇宙和区块链是什么”三个常见的现实问题出发,逐步上升到相对应的若干科学问题,最终得出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可以作为学术写作主题的关键问题。

 
图片
图片

 

3 从问题意识到论文成果

在向我们讲述了相关的基本概念之后,朱博士通过三个案例与我们分享了从问题意识到论文成果的过程。

图片
 

从问题意识到研究成果的过程

 

案例一是朱博士投稿《自然资源学报》失败的经历。他在当前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分析方法与实践探索上的创新,此选题不仅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较为重要的议题,也是体现延续性和创新性的内容。但是文章中存在对于主题诠释不充分,文章的推论和结论依据不充分、案例研究未能支撑选题、表述的合理性、可靠性、准确性等缺少经过验证的研究支撑的问题。

案例二是朱博士投稿《规划师》成功的经历。首先朱博士强调,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文献阅读,并梳理成文献综述。在草拟论文提纲的时候,先确定三级标题或2.5级标题,再向其中填写内容。

案例三是朱博士在参与项目过程中偶然发现了历年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用地变化的数据,对于国内省级开发区的分布与变化情况产生了兴趣,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和数据收集,确定了我国省级以上开发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关键问题。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朱博士认为对于同一份数据从不同角度切入也能有创新点,这篇论文还在撰稿中,期待朱博士的成果!

 

案例一

图片

案例二

图片

案例三

 
 

 

 

 

4 论文写作及投稿小技巧

最后,朱博士与我们分享了论文写作及投稿的四个小技巧。

技巧一是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多借鉴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并积极参加以论文写作为主题学术讲座。对相同研究方向的论文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深入分析个人的研究演变过程,行文方法,逻辑思维并学以致用。

技巧二投稿尽量与期刊定位相符,可以提高论文被成功录用的可能性。

技巧三是突出论文摘要的重要性,强调写作过程中应避免口语化和第一人称的主观叙述;提高总结能力,提炼文章精华。

技巧四则告诉我们:论文都是时间堆起来的,如果想要在学术上有所成果,那么一定要尽量把时间花在相关的研究上。

嘉宾对谈

 

图片

乔   杰

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城乡规划系   讲师

朱博士精彩的分享结束后,本次青年讲会对谈嘉宾乔杰老师对分享内容做了简要的点评:举办学院的青年讲会活动宗旨是给广大青年老师与研究生群体构建一个学术交流碰撞的平台,激发更多同学的科研兴趣。朱博士的学术经验分享有共鸣,接地气,易吸收,脚踏实地的学术研究态度值得肯定。朱博士关注热点,留心生活,保持了对现实问题的敏感性,值得我们去学习。同时乔老师还寄语来到现场的低年级同学们,学术研究的过程切忌急功近利,要沉得住气,收获可能来的会迟一些,但从不会缺席。不要轻易中途放弃,要在拒稿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锤炼心智,锻炼写作的能力。乔老师还强调,研究生阶段的学术发表应重视学术思考的过程,不单是为了发表而写论文,经历和结果一样重要

现场提问与答疑

图片
 

唐永伟:定性与定量哪个更重要?

朱博士:随着文献阅读量的提升,更关注哪个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定性与定量只是一种研究方法,为自己的研究做支撑,无谓重不重要。这必须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判断。

 
图片
图片
 

邹玥虹:硕士研究生时间安排?什么时候有读博的打算?第一篇论文怎样写作发表的?

朱博士:研一学年在课程,项目中充实而忙碌地度过。在研二时开始有了读博的打算,并在研二下学期开始写论文,做与硕士论文相关的研究。读硕士阶段如果前期没有学术成果,就专注写硕士论文,后期从硕士论文中提炼出四篇期刊论文。不遗憾过去,注重当下。

 
图片
图片
 

裴芝圆:关键问题提出以后是否会再更改?怎样判断它是否是关键问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朱博士:对关键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阅读相关文献、收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会有所调整。判断它是否是关键问题的标准在于研究成果是否能被发表。

 
图片
图片
 

裴芝圆:论文写作过程中进行不下去了怎么办?

朱博士:修改难以推进部分的某一章节,对其中的关键问题做一些小的修改或调整。或者你需要花一段时间去阅读更多的文献,收集资料,经过这些知识储备之后也许能解决原有问题。

 
图片
图片
 

马昕:论文的全面性和对具体问题研究的深入性应如何取舍?

朱博士:在博士论文开题的时候选择深刻而不是全面。太面面俱到会发现很多问题无法深入研究。对于要求不高的硕士论文,可以全面一点,在后期将它拆解成小论文时会更有利。在全面中深入研究某一方面也是很好的。

 
图片
图片
 

青年讲会大合影

 
 
 

致谢

      感谢朱雷洲博士的慷慨分享、感谢规划系乔杰老师的精彩对谈,感谢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提供的学习平台,感谢李晓峰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中心小伙伴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