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以融合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3-11-24 点击数:

作者:高晓虹、崔林、赵希婧(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分别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涉民族宣传的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价值认同的总和。当前,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交往方式,思想文化的交流场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何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的全新传播环境,挖掘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以融合传播强化思想认同,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议题。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自古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具有包容各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共通性的核心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基础。在当前的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应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新方法、新手段,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好、阐释好,将其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底座,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强大支撑。

以共性文化符号巩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共性文化符号是中华文化认同的纽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和存续的载体。推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充分利用中国历史文化中象征共同体意识的符号,如地理空间中的长城、长江、黄河,历史名人中的孔子、孟子、庄子,传统节日中的春节、清明、中秋等。通过深挖这些符号的内涵价值和意义表征,深刻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逻辑和文化脉络,深化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

发挥融合传播优势,推动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互联网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交流场景,要善于运用融合传播手段,在内容上深耕细作,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各民族的价值引导与文化涵化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传播、表现各民族的文化魅力,更要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纳入中华民族文化的话语体系,不断拉近不同民族群众的心理距离,在“民心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