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科研动态】生命学院甘璐教授、杨祥良教授团队在改善肿瘤PD-1抗体疗效方面取得新进展

时间:2023-10-27     浏览次数:

2023年10月25日,《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在线发表18luck新利电竞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璐教授、杨祥良教授团队完成的研究论文“Tumor-repopulating cell-derived microparticles elicit cascade amplification of chemotherapy-induced antitumor immunity to boost anti-PD-1 therapy”。

尽管PD-1抗体等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大多数病人、特别是实体瘤患者临床疗效不佳,究其原因与其肿瘤免疫原性低、肿瘤组织淋巴细胞浸润不足以及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有关。化疗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可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ICD),促进树突状细胞(DC细胞)成熟及T细胞激活,可改善PD-1抗体疗效。但由于化疗药物肿瘤靶向递送效率低,肿瘤细胞ICD效应弱。因此,发展肿瘤高效靶向纳米药物,在发挥化疗作用同时,通过激发抗肿瘤免疫作用,有望提高PD-1抗体治疗效果。

该研究利用课题组前期发展的具有独特柔软性及可变性的肿瘤干细胞来源微颗粒(3D-MPs)负载化疗药物(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19, 3: 729),有效克服肿瘤屏障,高效靶向并杀死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ICD效应并释放大量肿瘤抗原;同时3D-MPs高表达的HSP70可有效捕获释放的肿瘤抗原,促进DC细胞抗原吞噬、抗原提呈和CD8+ T细胞激活,有效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与PD-1抗体联用后,在肝癌皮下瘤、乳腺癌原位瘤、胰腺癌原位瘤及肝癌临床标本均显示能有效改善PD-1抗体疗效,并诱导抗肿瘤免疫记忆,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该研究提出级联放大化疗药物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策略,为改善PD-1抗体等免疫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成果目前正在开展临床转化。

18luck新利电竞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甘璐教授、杨祥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18luck新利电竞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后别娜娜、讲师雍土莹以及博士后韦朝晗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连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3-016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