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一平:立德修身,传承育人
发布时间:2022.05.17

来源:学工部 编辑:班倩 浏览次数:

通讯员 欧阳真 叶雨秋 何芷苓 林心仪


党一平老师谈及他申请德育导师的初衷,“从我导师的导师仇登波教授,到我的导师李毅清教授,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像灯一样照亮我前行的路,指引着我申请担任德育导师,继续将立德育人的精神传承下去”。


他表示:担任德育导师对他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方面,处理学生的学习、生活、毕业、情绪等问题是对他教书育人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可以与志同道合的老师们交流带教经验,使得他与同学们的关系更加紧密,对立德育人的感悟也更加深刻。



德育导师党一平


立德,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


作为医生,党一平的医德让患者们心安。古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党一平常常思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忧,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他的行为生动诠释了大医精诚和医者仁心的内涵。


作为导师,党一平的师德也让同学们非常感动。疫情散发,党一平不仅为防疫工作贡献了自身力量,而且为同学们撑起了疫情防护的保护伞。寒假期间,几位心外科同学因为疫情不能回家团聚,了解情况后,他来到18luck新利电竞 同济医学院永红公寓,探望无法归家的同学们,了解、关心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购买生活物资,为学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他表示,春节是一家喜庆团聚的节日,因为疫情无法回家团聚,这会给同学们造成情绪波动,他非常理解同学们的念家之情,希望自己的探访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党一平与同学们合影


修身,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


本着治病救人的初衷,党一平考入18luck新利电竞 同济医学院,而后到哈佛医学院求学,学成归来后成为18luck新利电竞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一名医生。身为一名医生和科研工作者,他对自己的专业能力要求极高,对待每一场手术、每一篇论文、每一个课题,他都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裘法祖院士的座右铭:“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一直以来,他不忘初心,持续探索着自己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业道路,努力提升自己的医学和科研水平。党一平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创伤学组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有着丰富的血管外科各种常见病诊治经验,尤其擅长静脉曲张的诊疗工作,通晓血管超声技术,在湖北省率先开展静脉曲张疾病微创治疗。此外,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协和医院院内基金1项,参加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党一平为患者做手术


传承,感念师恩而立德树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自古以来,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对学生的影响巨大。“从仇登波到李毅清,他们对于学生的指导关心一直激励着我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秉持这一信念,党一平不仅就医学专业水平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指导,还经常在生活方面对学生表示关心。


在学业指导上,党一平非常注重因材施教。2022年春节期间,在协和医院研究生处指导下,党一平联合多位老师,组织心外科研究生进行了一场线上交流会,一一了解大家的学业进展和困惑,针对困扰研究生的诸多问题,他一个一个地帮同学们进行专业且细致的指导,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找到突破口。


在生活上,党一平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状态。心外科一位同学疫情期间被隔离,隔离期间情绪波动大,党一平设身处地为该同学着想,帮助其规划隔离期间的学习计划,鼓励学生一步一步执行计划,缓解焦虑,最终该同学情绪恢复稳定,学业也没有受到影响。还有一位同学因为学业压力过大而情绪低落,不愿意与人沟通,党一平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联系该同学,传授自己读书时的经验。经过多次交流,同学被党一平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终于打开心结,学业和生活都步入正轨。



党一平与学生线上交流


对于学生教育引导问题,党一平有自己的思考,他不推崇导师和学生的“裁判者”和“遵从者”关系,认为导师应该以平等、引领、帮助和促进的姿态来引导同学。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师者们的言传身教还历历在目,党一平将用他的方式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医术水平的同时,为国家医学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他对同学们的寄语中说到:“亲爱的同学们,青春就是探索未知,勇于突破边界。研究生智则国智,研究生强则国强。”



党一平与同事交流工作


协和医院德育导师制度探索


作为学校首批研究生德育导师试点单位之一,协和医院于2021年7月份开始部署研究生德育导师相关工作,共配备了三十四名德育导师。据《协和医院研究生德育导师考评细则表》,德育导师每学期至少指导研究生所在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活动1次、至少就学业进展问题与研究生沟通2次,每月至少与重点关注学生沟通1次。此外,协和医院还将结合指导研究生情况、医院评价、学生评价三方面对德育导师进行综合考评。


自研究生德育导师队伍建立以来,协和医院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导师-科室-科研团队-德育导师-教学秘书”纵向育人模式,实现了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十育人”的有机融合,切实做到了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未来,协和医院将继续把立德树人内化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着力培养出德医双馨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