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作为牵头单位获10项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发布时间:2023.07.25

来源:本科生院 编辑:刘雪茹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近日,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公布。我校作为牵头单位获10项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包括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9项,获奖数量再创新高;另作为参与单位获2项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我校作为牵头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名单(按教育部发文顺序)


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成果名称:面向新工科的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完成人: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丁汉院士团队



在杨叔子院士、熊有伦院士、段正澄院士、周济院士、李培根院士等带领和倡导下,机械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教育作为学院的首要工作,以学生教育教学为中心,用一流的教育教学创建一流的本科,形成了“加强学科基础、拓宽专业面向、重视实践创新、发展健康个性”的办学思路和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业界需求为牵引,培养实学创新人才。


本次获奖成果是在传承学院前六轮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在丁汉院士、邵新宇院士带领下,面向制造强国国家战略和新工科工程教育改革,提出“利用一流科研成果、一流实践平台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育人理念,实施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工科改革方案:在“党旗领航、素质教育、科技自强”红色精神引领下,实现了智能制造科研成果向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迁移,提出了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中国方案”;完成了人才培养“目标/方式/平台”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提出了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工科建设范式”;打造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实践创新平台“全国标杆”,创新了人才培养“平台/师资/考核”的保障机制;建立了面向新工科的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项目成果在智能制造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中起着引领性、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


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成果名称:立德铸魂、理工医交叉、前沿问题牵引,构建生命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完成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余龙江教授团队


生命学院积极探索生命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发现以往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尚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学生追求卓绝、立志成为未来领军人才的内生动力不足;二是学生多学科背景和运用工程技术解决前沿问题的能力不足;三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不清晰、过程碎片化,导致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前沿问题的创新能力不强。通过系统探索实践,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命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以学业导师为核心的全员育人体系和五大育人工程,立德铸魂;构建全要素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理工医交叉,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和工科思维及能力;构筑名师引领-兴趣驱动-前沿问题牵引的综合能力提升路径,强化学生运用工科思维和技术解决生命科学前沿问题的能力。


成果应用成效显著,建成教育部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百个样板党支部、强基计划和拔尖2.0基地,获教育部首届拔尖2.0创新案例奖。拔尖班学生100%申请入党、100%参与双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学生进入世界排名前100的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深造超90%。该成果被多所一流大学借鉴,是理工科见长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成果名称:融通教学-科研-思政的“四新三高二化”能源动力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完成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陈刚教授团队



能源学院依托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及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面向碳达峰与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不断明晰能源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路径,逐步形成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优能源动力创新人才的模式。


成果提出并践行了教学、科研、思政融通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校、院两级教师与学生评价导向机制重构,构建了“四新三高二化”的能源动力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能源动力专业新工科教学育人体系,开展“四新”(新时代课程思政,新课程体系与内容、新教学模式与技术、新考评方法与改进机制)教学设计与实践。建立了高水平科研资源育人途径,将“三高”(高等级科研平台、高层次科研团队、高水平科研成果)科研创新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创立了新时代“1125”育人机制,建立“1125”育人小组(1名导师、1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组成育人小组,共同指导5名本科生),实施“二化”(专业化、个性化)思政教育。解决了课程体系内容不适应新工科教学育人要求、高水平科研创新资源转化为优质育人资源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专业化、个性化的思政育人不足的问题。成果实施以来,学生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推广示范效果显著。


成果名称:面向新工科的研究型大学电气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与实践

完成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文劲宇教授团队



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电力系统,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目标,还需攻克储能等全球关切的重大科技难题,电气工程作为主要支撑专业,亟需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引领电力能源学科和行业的发展。


我校电气工程学科作为国家首批双一流学科和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2015年以来,学院确立了“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出“明德铸魂-精课强基-实践赋能”的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通过构建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面向未来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多维度一体化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发挥学科底蕴深厚优势,创新科产教协同机制,实现优质科研资源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迁移。成果实施以来,新增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们,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门实践课程入选中国高教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出版全国首部《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超70%毕业生投身国家重点领域,全国挑战杯特等奖、互联网+金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优秀学生辈出。国际评估专家组评价:毕业生职业发展体现了高质量的教育水平。


成果名称:面向数字经济的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非线性学习”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完成人: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丁烈云院士团队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从产品形态、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等多方面推动各行业发生深刻变革。发展数字经济迫切需要培养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服务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复合型人才。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把握人才培养新态势,自2000年起确立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方向,2010年以专业复评为契机全方位、系统性推进教学改革,构建并实施面向数字经济的复合型人才“非线性学习”培养模式,形成了国内外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


针对传统模式从知识到能力跃迁存在的不足,“非线性学习”培养模式以服务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数据驱动、管工交叉、融合贯通”为理念,以强化不同课程间知识连接为特点,打通人才培养的学科壁垒,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工程管理创新人才。其具体方法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网状知识新结构;适应工程范式变革,培养数据驱动工程新能力;加强综合性实践性探索性学习训练,构建非线性学习新路径;强化工程社会责任,打造“中国建造”课程思政。通过“非线性学习”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创新了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路径,取得了标志性成果: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门国家一流课程、国家优秀教材和规划教材11部;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涌现出“洪堡学者”等卓越人才,本科生参与“科技冬奥”重大专项获科技部表扬,在国家“互联网+”大赛等一系列全国科创大赛中成绩优异。成果社会影响广泛,引领了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


成果名称:以临床能力与创新潜质为导向的医教研三融合临床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完成人:第二临床学院陈孝平院士团队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医学人才。高校附属医院是医学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医疗、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对医学生临床和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教学的“老大难”问题。


我校第二临床学院(同济医院)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格物穷理、同舟共济”的院训和“与国家同舟,与人民共济”的核心价值理念引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10余年来围绕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实施教学改革,致力为民育医,确定了“以医教研深度融合促进学生临床能力和创新潜质提升”的改革方向,形成了“铸魂育人、教学为本、医疗支撑、科研驱动、管理保障”的改革思路,依托多项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全面加强育人核心质量要素建设,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和管理保障改革:通过医教融合,构建多学科整合课程体系,建设多学科联合团队并开展情景式教学,提升学生临床核心能力;通过科教融合,将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创新融合模式,提升学生创新潜质;通过管理保障,夯实医院管理体制,依托现代医院管理,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保障医教研深度融合,为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成果名称:科教深度融合,“四位一体”材料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完成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华民教授团队



创新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支撑。我国材料领域面临严重“卡脖子”问题,《科技日报》统计35项“卡脖子”难题,22项与材料相关。自主培养更能奉献和开拓的材料类创新人才已成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需求。为此,我校材料学院在“2007年教育部材料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15项国家级教改项目支撑下,开展了全新探索与实践。


本成果以“创新人才培养是一流高校科研的根本任务”为理念,构建并实践了“材料强国、前沿知识、工程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的“四位一体”材料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成“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出“大国工匠”“国家探月工程突出贡献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杰出人才,指引了我国材料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向。创建了“成果转化、平台共享、人才引领”科教深度融合新路径,建成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国际评估专家组评价为“世界一流”,主编的国家级材料规划教材全国第一,探明了新时代一流高校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路径。创立了学生、教师、企业参与的“资源协同、激励协同、过程协同”双创育人新机制,建成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近5年在校生获国际/国家级创新创业奖213项,形成了新时代材料类创新创业人才自主培养的华科大机制。教育部材料类教指委副主任张联盟院士等专家鉴定认为“为全面提升我国材料类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质量提供了可借鉴的华科大方案”。


成果名称:价值引领、能力驱动,自主培养集成电路创新人才

完成人:集成电路学院邹雪城教授团队



2012年以来,我校集成电路学院在首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及湖北省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等支持下,依托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发挥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的优势,剖析集成电路创新链、产业链及价值链打造中涉及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痛点与难题,提出并践行“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理科思维与工科实践相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面向全体本科生,逐步形成了价值引领、能力驱动的集成电路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1)创建了“中国芯”主题实践为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路径。“主题实践-专业课程-系列讲座”三位一体,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多层次贯通融合。通过塑造创新使命,激发学生内驱力。(2)建立了将“理科思维”根植于工科教育为特征的专业知识育人体系。构建材料-器件-系统专业知识关系链,培养纳观-微观-宏观多尺度思维能力,强化物理建模-数值仿真-项目实践并行工程方法,通过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创新和持续学习能力。(3)打造了支撑“一生一芯”工程实践为特点的多方协同育人生态。将区域优质产业资源和大学前沿科研成果向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迁移。通过重构创新环境,让每个学生经历芯片设计、仿真、制造等全过程,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成果实施以来,学生培养质量明显提升,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引领示范作用显著,服务国家战略特别是区域芯片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加强。


成果名称:铸魂强基:新闻传播基础理论课程群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

完成人: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张昆教授团队



我校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基础理论课程群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改革项目始于2011年,以大思政思想、强基础导向和融通性思维为改革理念,在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中创造性地建设基础理论课程群,致力于解决新闻教育思想引领性不够、专业基础知识与传媒实践脱节、基础课程教学组织活力不足的突出问题。


在改革实践中,强化价值引领、更新教学理念、完善基础知识、创新教学模式,融汇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开辟思政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实践驱动融通的“三维一体”路径。依托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团队、一流设施推动课程群建设,实现理论知识、科学方法、历史思维的深度融合,建设了重价值引领、强知识基础、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重构优化基础知识和育人体系。打通育人过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诸环节,以课程群师资和学术团队为依托,创造性地建构了全流程高效协同的群组机制。课程群团队负责人张昆教授先后获评楚天园丁奖、省级教学名师、宝钢教师奖等。团队获评省级教学团队和名师工作室。多人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青年拔尖人才、青年长江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新闻出版领军人才。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本成果在2016年版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实施,先后获得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一流/精品在线课程6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发表高水平教改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20余部;举办多轮全国性教学改革研讨会、院长研修班,成果辐射300余所院校。


成果名称:“药学科学家”潜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完成人:药学院张勇慧教授团队



创新药研发是我国35项需要攻坚的“卡脖子”关键技术之一。长期以来,我国药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型药学人才为主,新药创制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国家新药研发的重大需求。新药创制拔尖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我国生物医药科技的自立自强。2002年我校入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以此为契机,紧密结合临床用药需求,基于“懂医精药、善研善成”的药学教育理念,通过创新驱动,多学科交叉融合,逐步构建了具有“药学科学家”潜质的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大批毕业生为我国新药创制做出贡献,多人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在校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特等奖,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特等奖等。


针对新药研发创新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学生新药创制能力,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包括:(1)价值引领,文化传承,着力解决学生创新意识和对接国家新药战略需求使命感不强等问题。(2)学科交叉,紧跟前沿,着力解决学生新药创新链知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3)创新驱动,强化实战,着力解决学生新药创新链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


此外,能源学院陈汉平教授等参与完成的项目“组建专业共同体推进新工科建设——新能源专业联盟九年探索与实践”和光电信息学院张敏明教授参与完成的项目“‘三协同驱动、四平台支撑’光电专业开放融合育人新生态的创建与实践”均荣获二等奖。


我校作为参与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名单(按教育部发文顺序)


据悉,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共设置特等奖2项,一等奖70项,二等奖500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每四年评审一次,是我国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最高奖励。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