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ST党史故事】刘崑山:百岁老人的历史性贡献
发布时间:2021.04.14

来源:档案馆 编辑:范千 浏览次数:

4月12日晚,百岁老人刘崑山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离世。这位老人究竟是谁?他跟18luck新利电竞 有什么关系?他对18luck新利电竞 的发展有过什么样的贡献?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追忆这位百岁老人的历史性贡献。


刘崑山,山东汶上人,1921年11月出生。1938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鲁西八支队,任战士、工作员和支队作战参谋。1940年4月,任八路军115师鲁西军区运河支队3团2连连长,在冀鲁豫边区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解放战争时期,编入“刘邓大军”,随晋冀鲁豫野战军、中野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转战南北,任1纵5团2营营长,1纵8团参谋长,参加过平汉战役、鲁西南战役,千里跃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西南战役等。他是一名身经百战、身先士卒、足智多谋、战果累累的军人。



图为年轻的军官刘崑山


1950年9月20日,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空军司令部。刘崑山随即转为空军,任贵阳市空军接管处科长,西南空军办公室主任。1955年,西南空军司令部移驻武汉,改称武汉空军司令部。1956年6月,他任武汉空军司令部作战处处长,1958年5月起,任武汉空军司令部军务处处长,参与人民空军的创建。“文革”期间的1969年到1972年,刘崑山任华中工学院军宣队指挥长,极力保护干部和知识分子。军宣队工作结束后,他回到武汉军区空军司令部,担任司令部顾问至离休,是副军职离休干部。



图为刘崑山


从生平履历可以看到,刘崑山同志在华中工学院任指挥长时间不过三年左右,而以朱九思老院长为代表的一批老领导,以发展经济学之父张培刚为代表的老教授,他们却对这位老指挥长充满了感激之情,念念不忘。特别是九思老院长认为,刘崑山同志是真正按正确政策办事的有功之人,我们应该肯定他的功劳,永远不应忘记,历史是永远不能割断的。


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挂帅”的特殊年代,武斗成风,地方党政机关和公安、法院等机关陷于瘫痪。1968年7月下旬,毛泽东主席派工人阶级宣传队进驻清华大学制止武斗。8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照此办理。接着,全国有二百八十万名指战员组成军宣队陆续进驻大、中学校和一些科研、文化机构,实行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等“三支两军”任务,并与工宣队一起在进驻单位成立革命委员会和恢复党组织生活,担任主要领导工作。工宣队进驻高等学校,在制止校内武斗方面确实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后来发展为让工宣队领导“斗、批、改”,让军人和产业工人去领导知识密集、学术性很强的现代高等学校,则完全违背了高等教育规律。


正是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既是时代使然,也是机缘巧合,刘崑山受命担任华中工学院军宣队指挥长,他率领的军宣队和工宣队进驻华中工学院,接管了革命委员会的权力。当时进驻华中工学院的军宣队和工宣队大概有300人,其中来自军队的有20人,军宣队中毕业于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的就有10人,担任政工组长的还是同济大学毕业,副组长是中央大学毕业,刘指挥长也是读过书、有文化的人。他们本身就是一批知识分子,是一支非常有水平的队伍,天然地熟悉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经历,为后面他们搞开明“支左”奠定了基础。


刘崑山进驻学校时,朱九思随全院大部分干部、教师下放到咸宁马桥镇农村,一边劳动,一边参加“斗、批、改”运动,他一年前就被办了“学习班”,但迟迟得不到“解放”。1966年6月15日,“文革”工作组冲到九思家里,要求他和工作组一起高呼“打倒反动分子朱九思”。7月11日的党委会上,工作组成员纷纷揭发批判九思。8月30日和31日,连续两个晚上在学校电影场举行全校大会批斗九思,不仅在校内游行,而且被抄家,罪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毛主席、反毛主席思想的罪行”。陪同九思批斗的还有华中工学院的80多位党政干部和教授、副教授,作为“黑帮分子”一起被批斗。由于查不出九思诸如“出身”“历史”问题,他被贴大字报、抄家、戴高帽、挂黑牌、游街示众、批判斗争等,在经历了很多苦痛和折磨之后,九思和其他几十名“黑帮分子”一起关在了学校苗圃劳动改造。



图为华中工学院指挥长刘崑山同志


这一段时间里,刘崑山指挥长是华中工学院的一把手。在那个“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年代,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共产党人赤诚的心,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顶着压力,冒着风险,于1970年6月,刘崑山亲自过问此事,在查阅档案和各种案卷材料后,认为扣在九思先生头上的“帽子”,均是一些不实之词,便将他召回学校,结束办“学习班”,即刻恢复工作。


1970年6月,对九思来说是值得纪念的岁月,他终获“解放”,重新开始为之献身的教育事业。他走在空空荡荡的华工校园,开始了教育方面的思考。一是毛主席的话引发的思考,“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九思认为,毛主席的话是有针对性的,今后华中工学院还是要办的。二是院系调整引起的思考,九思认为,1949年以后,特别是1952年以后,学习苏联有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政治方面的,但从教育科学来看找不出原因,高校区域布局有些好的变化,可有一些人家短处我们也学了,这脱离了中国的实际,一刀切导致中国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三是中学教育引起的思考。九思青少年时代所在扬州中学是当时很好的中学,所受教育有六年。这所中学,教师水平高,课程设置文理并重,还设有选修课,图书馆藏书多。当时课程多,但他感觉负担并不重,还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他说一所中学都能办这么好,为什么不可以把一所大学办好呢?这些思考在刘崑山指挥长的鼎力支持下,日后开始逐渐变为办学实践。


回顾历史,刘崑山指挥长率领的这样一支特殊的有水平的队伍对九思治校办学及学校今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终将被牢牢记住。


一是“解放”一批干部。刘崑山进驻学校后,恰当执行中央政策,将九思很快解放,还解放了当时学校几个校领导以及首任院长查谦等一批知识分子干部。将这一批干部解放出来后,刘指挥长特别强调一点:“办学靠他们,我们不行,我们不懂。”所以,九思解放后,学校成立临时党委和革委会,九思担任临时党委第一书记兼革委会主任,而刘崑山同志担任第二书记和革委会第一副主任,军宣队派来的同志一律往后退,交叉排位。



图为湖北省批复文件


二是启用一批知识分子担任领导职务。由于军宣队自身的特殊性,他们非常强调知识分子的作用,“文革”尚未结束,尤其是让非党员知识分子担任系主任,这在全国也许是独一无二的。非党员马毓义教授担任动力二系主任,后担任副院长;还有机二系、机一系也有类似情况被任命为副主任的。当时党委扩大会还吸收了几个非党员教授参加,刘颖就是非党员二级教授,其“文革”后担任副院长。经济学泰斗、发展经济学之父张培刚教授生前说,军宣队是他的救命恩人,在88岁寿辰时还依然主动邀请一位副指挥长前往祝寿,以表感激之情。


三是支持九思办学主张。解放朱九思后,刘崑山说,我们熟悉军队的情况,但是我们并不了解大学,关于大学的工作,还是由在学校工作多年的同志们去办吧。于是,刘指挥长全力支持九思的办学主张,并把决策权交给了华中工学院原有干部。解放才不久的九思先生就被刘崑山同志安排他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这在全国高校当时也是独一无二的。会后,九思带回来的国家某些部门希望学校创办新专业的要求,除了雷达之外,其他8个专业全办了,这是学校专业建设历史上第一次根据国家的需要实现了大发展。后来,九思大力引进教师、大搞科学研究等办学策略都得到了刘指挥长的积极支持。九思先生说,20世纪70年办学的一些做法,如果得不到他的支持,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四是顶住校外压力。对上面,该顶的,刘崑山同志出面去顶。学校南一楼是当时比较高级的标志性建筑,武汉军区想拿去做通信枢纽中心大楼,刘指挥长出面顶了回去,该楼没有被占用。对于一些干部和知识分子的结论,他也是尽量争取省里支持,给予比较正确的结论。通过这些努力,他为学校营造了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这些“大胆”的做法无形中增强了九思同志对未来国家和学校发展的信心。


抚今追昔,回到那段“极左”的政治环境下,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正是刘崑山同志掌握政策比较稳,强调要重证据,要调查研究,当时全国不少高校被整散、整垮,学校领导人被整死、整残,而华中工学院却出现了三个“没有”:学校主要领导人没有变、18luck新利电竞 没有散、科研教学设备没有烂。华中工学院不仅维持了原有人员、设备、校址不变,并且从上世纪70年代起,在别的学校还在斗、批、散的时候,学校已经开始着手18luck新利电竞 建设,从全国各地引进大量人才,为后期异军突起,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快速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