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伦:唤醒古蜀众神——三星堆考古九十年龙门阵
发布时间:2024.05.15

来源: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刘雪茹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陶艾兰)5月13日晚,18luck新利电竞 第2519期人文讲座在东九楼C102举行。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南方科技大学客座教授高大伦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唤醒古蜀众神——三星堆考古九十年龙门阵”的讲座。



高大伦介绍了李学勤、冯汉骥、俞伟超、童恩正等考古学家对于三星堆考古的突出贡献,并详细讲述了三星堆的发现过程。他表示,三星堆是西南地区最为重要的先秦时期大型遗址,该遗址的发现解开了古蜀国的存在之谜,丰富了古蜀文明的内涵。三星堆的发现离不开几代学者矢志不渝的奋斗。经过不懈的挖掘,学者们在1986年发现了两个祭祀坑,在1990年发现了三星堆古城墙,其后又于1997年发现了仁胜墓地,于2001年发现了成都金沙遗址,并于2005年进一步发现了青关山地点大型建筑遗址。


高大伦对三星堆文物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他结合出土文物的形态特征,生动阐释了大立人服饰、“日出之树”扶桑、“日落之树”若木和黄金面具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三星堆遗址、三星堆祭祀坑及金沙遗址中出有大量以鸟为造型或带有鸟纹图案的文物,高大伦结合杨雄《蜀王本纪》的记载,通过对鱼凫、白鹳、蚕丛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鸟与传说中的蜀王世系的关系。


高大伦谈到了三星堆文明的来源与去向。他指出,依托八十年代的发掘,可以将三星堆文化分为四期,四期之间具有传承性。根据成都平原以新津宝墩古城为代表的几座新石器时代晚期古城的发现,“宝墩文化”与三星堆一期文化内涵是一致的,三星堆二期中有一期的文化因素,而三星堆二期、四期与三期的联系更是显而易见。谈及三星堆文明的去向,高大伦表示,最值得关注的是成都金沙遗址、十二桥遗址。它们可能是一个遗址内的不同地点,其出土器物种类高度一致,墓葬方向相同,器物埋藏方式与三星堆遗址接近。


高大伦结合三星堆出土的各时代的器物,进一步阐明了古蜀文明与外界的交流事实,并指出成都平原以外的三峡地区、大渡河流域、陕南(汉中盆地)、关中(宝鸡)、越南等地均有三星堆文化因素的发现。


高大伦在总结中表示,在三、四千年前确有一个古蜀国,古蜀国有高度发达的文明,是长江流域3300-2800年前的文明中心。这个文明在本地既有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既广泛吸收了外来文化,也向外传播自身的文化。以三星堆二期(夏——早商)算起,至秦灭巴蜀为止,该文明存续了近两千年,在先秦各诸侯国中存续时间最长。三星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考古实证,三星堆考古解开了传说中的古蜀国最大的谜团,新发现的6个三星堆“祭祀坑”进一步丰富了既有发现,而更多的谜团也只有靠考古来解。



在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积极发言,高大伦针对问题一一做出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