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杨奇教授课题组ACP会议Post-deadline论文:仅采用EDFA泵浦放大的4×10G实时500km无中继传输

    来源: 时间:2022-11-08 点击量:

    近期,18luck新利电竞 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杨奇教授课题组在Asia Communications and Photonics Conference (ACP)上发表了题为“Real-time Unrepeatered Transmission Over 500-km SMF of 4×10G PDM-QPSK with EDFA Amplification Only”的报道,在仅使用EDFA进行光信号泵浦放大情况下成功实现了跨度为500km的无中继实时通信。该传输实验为当期单跨传输在无遥泵支持下的最长传输记录。

    传统的无中继传输系统需要采用分布式拉曼放大和遥泵等泵浦放大手段对信号进行泵浦放大,但这增加了整体信号链路复杂度,需要额外铺设专用辅助泵浦链路进行泵浦光传输,系统成本高。杨奇教授课题组构建了一种仅使用发射端的高功率泵浦EDFA和接收端的低噪声指数EDFA对信号进行发射端泵浦和接收端的预放大泵浦增益的链路结构,使用高开销LDPC编码提升光信号对抗高功率非线性。使用了超低损耗的标准单模光纤作为传输链路提升系统传输跨度距离,实现了4×10G PDM-QPSK信号在500km链路长度下的实时无中继传输。

    四波长相位解调系统图

     

    PDM-QPSK信号仅在发射端通过高功率EDFA进行泵浦放大,随后进入长度为500km的单位损耗为0.150dB/km的超低损耗标准单模光纤G.654。接收端通过低噪声指数EDFA对信号进行预放大,再通过相干接收机和实时FPGA板卡对信号进行信号进行实时接收解码恢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高功率EDFA对信号进行泵浦放大,同时采用高灵敏度的接收机系统对信号进行接收,可以实现在使用了20.5%开销的LDPC进行编码情况下的信号数据的无误码传输。整体传输实验下,对于单通道传输实验接收误码率为6.7e-3,对于四路WDM系统的平均最佳接收误码率为1.8e-3,均处于20.5%开销的LDPC编码的2e-2的误码率门限范围内,降低了传统无中继传输需要使用拉曼泵浦和遥泵增加系统链路复杂度的问题。

    该方案了提出了一种仅使用EDFA作为泵浦放大的链路结构,在不使用分布式拉曼泵浦和遥泵的情况下,利用EDFA和高开销LDPC编码,在超低损耗标准单模光纤链路上实现了4×10G速率下的跨度为500km的实时无中继光传输。

    我校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杨奇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18luck新利电竞 研究生吴俊宇为第一作者。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18luck新利电竞 光电信息大楼
    邮编:430074 | 电话:(+86)027-87556188
    Copyright 2015 ◎ 18luck新利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