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学在华中大 > 国际交流 > 正文

圆梦华中大 国际学生有话说

文章来源: 阅读次数: 添加时间:2018-06-15

菁菁校园里,有这样一群远离故土,怀抱梦想的学生。他们身处异国他乡,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圆梦之路上的点点滴滴,都让他们和华中大结下深深的情缘。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听一听华中大的“国际好声音”。


黄弟首:把未来也留在中国

英文名:DE THU HUYNH

国籍:越南

计算机学院2015级博士生

导师:陈敏

临近毕业,黄弟首谈及对学校的印象,不假思索地说:“我很荣幸有机会在华中大这样一所知名高校学习。这里很大很漂亮,在这里学习生活让人惬意。”

黄弟首坦言,初入校园时,自己很多方面不太适应,尤其在饮食上。他说:“刚来中国时感到很孤独,非常想念家人。我也不习惯这里的食物,我不能吃辣,武汉的菜又偏偏很辣。”而现在的他提到“吃”,就会一脸兴奋地说:“武汉的热干面很好吃。南三门外、光谷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我还会说几个中国美食的名字,比方说‘热干面’‘汤包’。” 浓重的口音也掩盖不住他对中国美食的喜爱之情。

谈及3年的学习收获,黄第首自豪地说:“在SCI期刊上,我发表了7篇论文,其中A2篇、B1篇、C4篇。”他说,这些成绩离不开导师对他的指导,离不开团队同学的支持与帮助。提及前不久获得的国际学生学业优秀奖,他既开心又激动,“这是对我学习成果的肯定,将激励我在学术研究之路上继续探索。”

3年校园生活,黄第首也有许多感悟。他说:“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通过他们我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功夫;在SICA举办的各种活动中,我感受到了作为国际学生在中国生活的乐趣。让我意识到生活不仅仅是眼前的实验和论文,还有诗和远方。”

谈到未来的愿望,黄弟首说:“在校园里我认识了许多中国朋友,他们的热情与善良让我想长期在中国生活。我希望能够带孩子一起来中国,让他在这里读书、成长。”


大卫:感受纯净中国文化

英文名:KOYE JEAN DAVID ALEXANDRE

国籍:科特迪瓦

电信学院2014级本科生

“我16岁就来到中国学习,在这里已经待了5年。”习惯了武汉生活的大卫,早已深谙“过早”之道,热干面和炒饭是他每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卫认为通信专业是未来一切技术进步的基础,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专业。华中大通信专业的世界排名让他选择在这里学习。作为本科生,无法跟随教授进行高端项目的科研学习是他的遗憾。但他也明白基础的重要性,并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获得了 2016-2017学年度“国际学生先进个人”的称号。他还热爱烘焙和音乐,喜欢看书、欣赏纪录片,闲暇时有时还会参加户外运动。

大卫去过北京、上海、义乌、黄冈等许多城市,但他最喜欢的还是武汉。他觉得这里的气候与环境是吸引他留下的理由。

在中国不断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他在熟悉中国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国的文化,他说:“中国文化是最纯净的文化。希望以后能在中国看到更多文化的交流。”


欧拉:学海无涯 唯勤是岸

英文名:SABELLA JELIMO KIPRONO

国籍:肯尼亚

生命学院2014级博士生

导师:杨光

就读于微生物学专业的欧拉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霸。2008年她在自己的国家获得了学士学位,2011年获得了生物学硕士学位,之后还担任过坎帕拉国际大学医学院的助理讲师。

相比肯尼亚的实验设备短缺,华中大的实验室几乎满足了欧拉对实验室条件的所有“幻想”。如今每天与同学们在实验室做研究于她而言就是幸福。

谈及学习秘诀,欧拉的回答是“Working hard”。这源自她在微生物领域研究的一段经历。她说,博一时,为了及时获取有关微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趋势,她花费大量时间研读相关的最新文章,从中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博二,实验室成为她理论结合实际的最佳场所。为了得到正确的实验成果,她放弃娱乐休息时间,坚守实验室努力研究。终于她在博三取得了实验成果,并以这项成果为题发表了论文。这让她深刻体会到,唯有勤奋才能有所收获。

回忆在中国与同学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欧拉说:“中国同学非常热情友好!”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她的脸上流露出不舍与失落。

谈到未来规划,欧拉充满了信心:“我想建立自己的实验室,还想邀请中国同学来我的实验室参观和工作。”


李军:追求快乐科研

英文名:BASIT ABDUL

国籍:巴基斯坦

物理学院2014级博士生

导师:葛国勤

爽朗的笑容是他拉近与朋友关系的语言,乐观的心态是他面对科研生活的独家秘方。人送外号“学霸”的李军自2014年来校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就把大量的时间都投入到学习科研中。如果有事找不到他,没关系,去实验室看看吧,他一定在那儿。

李军从小到大的偶像是爱因斯坦。在偶像故事的感召下,他不断地在物理世界中探索前行。提及自己学习量子光学专业的感受,他用得最多的两个字便是“快乐”。遇到科研进程受阻,自己感到焦虑时,他会选择去健身、喝咖啡来缓解压力。“一定要带着乐观的心态和清醒的头脑来做科研”,他从不把科研当作包袱来看待。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李军都要求自己做一个追求快乐的人。他认为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才是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与完善。谈及不少人遇到博士论文发表的困惑,他说,唯有不懈努力,通过无数次的实验来检验成果,才是获得成功的不二法则。“我相信一个不变的道理——付出越多,收获也越多。”他说。


霍曼:中国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

英文名:ASHIKUR RAHMAN MD.

国籍:孟加拉国

机械学院2014级本科生

霍曼选择机械工程专业源自工程师叔叔的影响,而华中大就是他迸发梦想的地方。

大学期间,霍曼已经完成了4-5个实验项目,在同学眼中,他是个做事认真,有条不紊的人。提及为何可以在短短时间内完成多个实验项目,他坦言说,自己高中时就已经了解很多机械工程方面的学习内容。但在华中大严谨、求实的学习氛围里,他不给自己丝毫放松学习的理由,而是更专注于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在试验项目中,精进自己的专业水平。

遍访中国的名山大川是霍曼的心愿。每逢闲暇之时,他便会邀上三五好友展开自己的探索之旅,通过旅途中所见所闻,去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提及刚游览的张家界,他还沉浸在土家族的摆手舞和毛古斯舞中,回味着那里的古朴与美丽。

回忆探索之路上品尝过的状元泉水、用足迹丈量的峡谷,回想听过的山歌,霍曼表示每一次出发都会让他更加迷恋中国,而每一次归来都让他对中华文化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感悟。

问及他最想做的事情,他依然毫不犹豫的回答道:“旅行,继续旅行。中国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马佳乐:做知识的传播者

英文名:JOSEPH MUTHIANI MALECHWANZI

国籍:肯尼亚

教科院2015级博士生

导师:雷洪德 陈廷柱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选择教育经济与管理这个专业时,马佳乐回答道:“在这个领域,我能够了解到关于大学建设的知识,能为学校规划学院创新建设与共存发展提供很好的帮助。”他认为大学教育是良好的平台,能够融和不同文化和背景,帮助人们增进对世界的理解。

基于对教育的理解和热爱,马佳乐将大量精力投放在学习研究上。他在攻读博士期间还发表了多篇文章,其中4篇刊登在ESCISSCI期刊上,并出版了一本有关教育学的书籍。

马佳乐喜欢通过运动进行自我调节和释放压力。羽毛球、台球和乒乓球他样样拿手,马拉松比赛现场时常看到他的身影,对他而言,比赛结果并不重要,享受运动过程才最重要。

谈及未来,马佳乐希望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学习中文,在专业领域上,他希望自己取得博士学位后重回祖国,从事研究教育事业相关工作,做一名知识的传播者。


欧阳林: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英文名:KHAN AIMAL

国籍:巴基斯坦

化学与化工学院2014级博士生

导师:陈朱琦

欧阳林在校4年期间,发表了11SCI论文。谈及如何取得这样的成就,他谦虚地将其归功于对研究的热爱和导师细心指导上。

欧阳林坦言,选择在中国学习,缘起于巴基斯坦的一堂课。那堂课让他有机会了解中国,并对中国心生憧憬。而对高校先进理论知识的渴求,是他选择华中大作为梦开始的地方的原因。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翻开欧阳林研究记录下来的文献资料,字里行间写满他在成功路上那份对研究的热爱与坚持不懈的信念。当被问到这其中的源动力是什么?欧阳林这样回答:“我的梦想与兴趣督促着我追求更高层次的成功。”

即将离别,欧阳林的眼中多了些许伤感与不舍。求学的日子里,这所学校给了他太多,美味的食堂、安静的图书馆,设备齐全的实验室……还有在实验室里,第一次和同学们共品巴基斯坦家乡味道的那一幕。

“我会永远想念华中大,祝所有的华中大人好运。”这是他献给母校的祝福。


冉坤:以己之爱 传递温暖

英文名:ADDO-QUAYNOR RANSFORD TETTEH

国籍:加纳

电信学院2014级本科生

热衷于志愿活动的冉坤经常帮助初来华中大的国际学生。“将心比心,他们遇到的问题也是我曾经历过的。”他如是说。

4年前,冉坤来校第一天,由于迟到,计划中的学生公寓已经住满,而他又没有人民币不能住酒店。当他不知所措时,一名热心的国际学生汉森帮助了他,安排他暂住自己的公寓里,还带他在校园里四处参观。

哪儿吃饭?哪里提交文件?怎样用汉语交流?这些问题都是国际学生初到学校时常常遇到的。而冉坤所做就是帮助他们摆脱窘境,就像当年汉森帮助他一样。

让冉坤记忆犹新的是两年前的一次志愿服务。从帮助国际学生们完成注册手续,到安排他们住宿,并带他们去光谷采购物资,他觉得越是这些零碎的小事越发能让国际学生们感受到来自异域他乡的温暖。冉坤总说:“我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让他们体验到志愿服务的力量,他们之后可能也会像我一样去帮助别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在三个学期的志愿活动中,他也收获了很多朋友。

回忆入校第一年,他说:“第一年对我来说很有挑战性。因为我会面对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教学体系和授课方式,让我在体验、适应和调整的过程中,推动自己取得进步。”

对于未来,冉坤的梦想是建立一个基金会,去帮助更多人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给予有想法却受限于经济实力的人资助与支持。“现在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以后能够回馈社会。”


于思思:永远不要害怕未知

英文名:FATHIMA JEROSHA IFTHIKAR AHMED

国籍:斯里兰卡

化学与化工学院2015级博士生

导师:陈朱琦

“一个乐观、积极、开朗,以追求结果为导向的研究者。”于思思在她的简历中这样介绍自己。

与其他国际学生不同,于思思的求学之路一波三折。因科伦波大学就读期间未发表文章,向欧美学校申请博士屡屡遭拒,求职之路也因竞争激烈而落空。沮丧之际,正巧碰上华中大前来招生,这才重新点燃她的求学之梦。回顾这段经历,于思思说:“永远不要害怕未知,不确定性才是生活最本真与美好的模样。”后来的一切证明,她的选择是对的,在华中大求学期间,她一共发表了9SCI论文。

在华中大,于思思从最基础的学起,并充分利用学校的数据库来弥补学习上的不足。因为在斯里兰卡,远没有如此多的资源对学生免费开放,每每提及此事,她总是说:“这是我最喜欢这里的地方。”

除了学校所提供资源上的帮助,于思思也特别感恩来自同学和导师的帮助。

实验工作非常繁忙,而她为了更好的通过学习弥补自己基础的不足,少有时间陪伴丈夫和儿子。有一段时间,她很难集中精力进行研究,只能通过电影来排解压力,研究进程也因此变得缓慢。但导师从未催促她的研究进度,还时常邀请她们一家人来家中做客,缓解她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问及未来几年的计划,于思思说:“我想留在导师的实验室继续博士后的深造。”她还表明学业完成之后,虽然无法确定自己的去留,但目前从事的废水处理问题,始终会是自己致力发展的方向。

■专题策划/牛晓丹

(本版图文由国际教育学院提供)